第7期:《德州学院报》

读 书 随 感


   期次:第7期   作者:□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18级公共事务管理专业 江敏琛   查看:56   



  鲁迅先生曾言: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我依稀还记得,年龄尚小的时候,读书起始是没那些乐趣的,任他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意境之深远,不破楼兰终不还之阔达,都提不起年少稚嫩的自己半分激情。那时候的读书好像还都是老师给图画好了似的,标给你读哪里,读什么,心性好玩的小孩子们不懂得长久,只知道背读那些之乎者也的,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般重要。
  后来年岁渐长,十七八九最为心思活泛的时候便到了,才隐隐地,觉出那些被自己硬灌着咽下肚子的东西,都是过了过舌头忘记细品的山珍了。不过想来倒是很合理的,曾经囫囵吞下的东西,也只有进了肚子才有机会让自个儿重新细细的琢磨,掰碎了揉开了,总要比现学现用来的利索些。
  再后来啊,便知道小时候读的东西,权当是打底子了,那些山河大川,星船梦河,早就引起了年轻人继续探索的念头,知道把思想往别处去引了,也知道徜徉在恢弘的银河里,看看其他行星上不朽的玫瑰了。
  到最后,仗着这些多才风流的人们的一生,我们才有机会看看从那薄薄的几页纸里读透一些人漫长而炽热的生命,知道绵亘不绝的高山长水远阔中也有撼天动地的情感。
  乔治奥威尔尚能从 《1984》的乌托邦中给人以警醒,彼得也能在 《彼得原理》中分析各类阶层上的发展,三毛在 《撒哈拉沙漠》中浪漫的行走,席乐在试图寻找 “如果你了不起,我们就交换灵魂。”……他们在岁月和历史无尽的长河中看巨浪翻滚,或在岸边轻嗅青草香气,或身居漩涡掀风起浪,无论是出于情怀还是热爱,他们都将文字融入骨血,好让后人就读。
  读书之厉害,在于透过薄纸数张,笔墨几笔就能勾勒出一片洪荒大地,璀璨星河,人性在其中翻滚沉浮,历史在江山如画中缓缓淌过。
  于我,天地之一瞬,该为何等之恢弘。